產(chǎn)地分布:
國內(nèi)分布:產(chǎn)浙江(普陀山)、江西(龍南、尋烏)、福建(龍巖、連城、南靖)、臺灣、廣東(高要、惠陽、增城、新豐、樂昌、大埔、饒平、珠江口沿海島嶼)、海南(白沙、保亭、陵水、瓊中、樂東)、廣西(瑤山、武鳴)、四川(峨眉山、屏邊)、貴州(獨山、興仁)、云南(景洪、馬關(guān))。
國外分布:也分布于日本、印度、斯里蘭卡、東南亞、波利尼西亞、澳大利亞至東非的馬達加斯加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10-20厘米。根狀莖長而橫走,粗2-3毫米,密被白棕色狹鱗片;鱗片披針形,長約5毫米,寬1毫米,紅棕色,伏生,盾狀著生。葉遠(yuǎn)生;柄長5-12厘米,棕色或棕禾稈色,疏被鱗片,老則近光滑;葉片三角狀卵形,長5-10厘米,基部寬3-5厘米,上部伸長,向先端漸尖,二回羽狀深裂;羽片6-10對,無柄,以狹翅相連,基部一對最大,長2-4厘米,寬1-2厘米,近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,鈍頭,基部楔形,兩側(cè)不對稱,下延,常略向上彎弓,上部常為鈍齒牙狀,下部深裂,裂片3-5對,基部下側(cè)一片最長,約1-1. 5厘米,橢圓形,圓鈍頭,略斜向下,全緣或淺裂;從第二對羽片向上漸縮短,橢圓披針形,斜展或斜向上,邊緣淺裂或具不明顯的疏缺裂。葉脈上面不見,下面粗而明顯,褐棕色或深棕色,羽狀。葉革質(zhì),干后褐色,兩面均光滑或下面沿葉軸偶有少數(shù)棕色鱗片。孢子囊群沿葉緣著生,通常僅于羽片上部有3-5對;囊群蓋半圓形,棕色,全緣,質(zhì)厚,基部著生。孢子期5~11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生于溪邊巖石上或樹上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