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適生范圍:東北南部、華北、華東等大部分地區(qū)。
形態(tài)特征:
為小檗科(Berberidaceae)小檗屬日本小檗(Berberisthunbergii DC.)的金葉變種。落葉多枝灌木,莖多刺。葉小匙形,春季新葉亮黃色至淡黃色,后顏色漸漸變深呈金黃色,秋季落葉前變成橙黃色。
生長習性:
在江南地區(qū)其金葉的觀賞期8個月之久,遠較半落葉的金葉女貞長得多。萌蘗性強,耐修剪,無性繁殖容易。對土壤的適應(yīng)性較廣。在pH5-8的土壤中均能較好生長,而且表現(xiàn)出葉色純正,觀葉期長。對溫度的適應(yīng)幅度更大,像紫葉小檗一樣它能適應(yīng)35~C高溫和—25℃低溫。能在適當遮蔭的生境中良好生長,也能在全日照下生長,在過度遮蔭的環(huán)境中生長不良,對水分要求不嚴,土壤過于干燥或水澇均不利其生長。
繁殖培育:
栽培要點:金葉小檗常用扦插繁殖,可硬枝扦插,也可軟枝扦插。硬枝扦插常于休眠期進行,在枝條萌動前,剪取1—2年生枝扦插,插后用薄膜小拱棚保護,若遇烈日中午溫度過高時注意通風,20—30天后即可生根,成活率高90%以上。硬枝扦插也可結(jié)合冬季修剪進行。軟枝扦插在江南地區(qū)以梅季為佳,插后遮蔭15天內(nèi)可生根,成活率高,但要注意土壤排水,否則易得病而影響成苗率。扦插繁殖能夠保持其金葉性狀,還需強光照曬,不能在庇蔭處栽培,否則因光照不足會退化變?yōu)榫G色。金葉小檗還可嫁接繁殖,用小檗作砧木。
園林用途:
金葉小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,是城市園林綠化、公路兩側(cè)綠化隔離帶的優(yōu)良樹種。抗旱、抗寒、抗風沙的樹種將是今后一個時期的發(fā)展主流方向之一。防風固沙,保持水土和涵養(yǎng)水源將是我國綠化的重點,因此,沙地柏、小檗、側(cè)柏等抗旱、抗寒、抗風沙的樹種將越來越受歡迎。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