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
云南:馬關。廣東:陽春、新會。湖南:大庸、江華。江西:井岡山、大余、武工山。福建:上杭、福州、閩江、安溪、南平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地下莖單軸型。稈直立,中空,圓筒形成或于分枝一側基部有縱溝槽,每節(jié)分枝3—5;籜鞘早落,無斑點或具斑點,背面常被棕色硬毛或被白粉;籜耳缺如或顯著,邊緣被黃褐色繸毛;籜舌背面常有微毛,邊緣有短纖毛;籜片三角狀披針形。葉片通常較大,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,側脈多數(shù),網脈明顯。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,具2—5小穗,稀1小穗;小穗大,具長柄,含3—12朵花;外稃大,多脈大,多脈,網脈明顯,內稃具2脊,先端漸尖,無毛;鱗被3,無毛或有毛,邊緣透明;雄蕊6;花柱極短,柱頭3,羽毛狀?;ㄆ?—12月。多種屬。
生長習性:
生于常綠闊葉林中或自成純林或與其他竹種混生。海拔500—1600米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