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
產(chǎn)于浙江(平陽、樂清)、臺灣(基隆)、云南(易武、勐海)。生長在濕潤的路旁、荒地、山坡、林下、溪邊及河溝邊等處;海拔850—1080米。模式標本采自臺灣塔曼山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匍匐草本。莖細弱,節(jié)上生根,有分枝;枝稍直立,高6—30厘米。葉片硬膜質(zhì)至紙質(zhì),腎形或圓腎形,長1—2.5厘米,寬1.5—5厘米,5—7淺裂,裂片邊緣多數(shù)有3鈍圓齒,基部心形,表面綠色,背面淡綠色,兩面有短柔毛;葉柄長2—10厘米,有時根生葉,葉柄可達23厘米,托葉細小,膜質(zhì)。傘形花序除在莖頂雙生外,其余均單生于各節(jié),花序無梗,極少有短梗,小傘形花序有少至多數(shù)花,花無柄或有極短的柄,花瓣卵形,淡綠色至白色,有透明黃色腺點,花絲短于花瓣;花柱短,垂直或稍向外彎曲。果買基部心形,長1—1.2毫米,寬1.5—2毫米,兩側(cè)扁壓,中棱及背棱在果熟干燥時明顯地凸起,黃綠色,表面有紫色斑點或白色糙毛?;ü?—10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