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地分布: 西藏東部、四川西部。
形態(tài)特征: 灌木,高1—2(3)米。小枝暗紫色或黑紫色,無毛。葉橢圓形,倒卵狀橢圓形,長1.3-2.5厘米,寬7-12毫米,先端鈍,或圓形,或稍尖,基部圓楔形或漸狹,下面通常淡綠色,兩面無毛,全緣,葉柄極短,長l一2毫米或近無柄。花序先葉開放,長約2厘米,粗約1厘米,無花序梗;雄蕊2,花藥紫紅色,花絲部分合生,無毛,苞片黑色,密被白色長柔毛;腺體1,腹生;子房卵形或狹卵形,密被柔毛,近無柄或無柄,花柱較短,但明顯可見,柱頭2—4裂;苞片黑紫色,長橢圓形,先端鈍,兩面有白色長絹毛,呈灰色;僅l腹腺。蒴果具短柄。花期5月下旬6月上旬,果期6月中、下旬。
生長習(xí)性: 生于海拔4000—4200米的山溝灌叢或河谷臺地上。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